國內航運路線,上海至天津、上海至營口到欽州、上海到廣州南沙打造雙循環航線
2025-05-14 15:40:06
來源:
發布時間: 2025-05-14 15:40:06
來源:
近日,安通與上海羅涇港攜手打造3條雙循環航線,分別是上海羅涇-營口-欽州-上海羅涇、上海羅涇-天津-上海羅涇、上海羅涇-廣州南沙-上海羅涇。目前3組航線共投放7艘船舶,總運力達17萬噸,有效提升單航次貨運量。
首期項目聚焦“上海羅涇-天津-上海羅涇”、“上海羅涇-南沙-上海羅涇”兩條國內航運路線,依托長江三角洲與環渤海、珠江三角洲三大經濟圈的產業協同優勢,為客戶量身打造集高效運作、穩定履約、可靠保障于一體的全流程供應鏈解決方案。該方案通過整合港口資源、優化運輸網絡、創新服務模式,全面構建起覆蓋全鏈路的物流生態系統。

在時效承諾方面,通過精準的航線規劃與智能調度系統,實現上海羅涇至天津往返航線73小時航程高效通達,上海羅涇至廣州南沙往返航線80小時快速響應。顯著縮短貨物在途時間,為客戶提供更具確定性的物流服務。
針對關鍵節點的裝卸效率優化,項目創新推出三級港口直裝直提服務體系:天津港實施"黃金10小時"作業標準,船舶離港前10小時完成回場直裝操作,卸船后1小時內實現貨物提離,通過預審單證、智能閘口等數字化手段,將傳統作業周期壓縮。上海羅涇港打造"極速6小時"服務標桿,在離港前6小時內完成直裝作業,卸船后3小時內完成提貨,采用自動化堆場管理系統與智能引導系統,實現集裝箱"即到即裝、即卸即走"。廣州南沙港建立"敏捷3小時"響應機制,貨物抵港前3小時啟動直裝程序,卸船后3小時內完成提貨,通過區塊鏈技術實現單證實時核驗,配合"無紙化通關"綠色通道,大幅提升作業效率。
推出的"以拖代駁"運輸模式,通過構建"港口-內陸"無縫銜接的陸路運輸網絡,實現貨物從上海羅涇港出發后,可輻射蘇州、德清、嘉興、杭州、長興等長三角重點城市。該模式突破傳統駁船轉運的限制,運用智能路徑規劃系統,將運輸準時率提升至98%以上,形成"港口集散+干線運輸+末端配送"的立體化運輸體系,有效解決"最后一公里"運輸難題,使得貨物能夠更加迅速、準確地送達客戶手中,進一步優化了整個供應鏈的流轉效率,為客戶創造更大的價值。
關鍵詞:國內航運路線,上海至天津、上海至營口到欽州、上海到廣州南沙打造雙循環航線